自動高壓蒸汽滅菌器是實驗室、醫院和生物制藥等場所的核心設備,其利用高溫高壓蒸汽實現高效滅菌。然而,由于其工作環境涉及高溫、高壓和高溫蒸汽,若操作不當,極易引發嚴重安全事故,如嚴重燙傷、爆炸、設備損壞等。因此,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至關重要。 一、 操作前的安全準備
1、檢查設備狀態:
- 門封圈:每次使用前必須檢查門封圈是否完好、無破損、無老化、無異物(如紙屑、棉絮)。破損或有異物的密封圈會導致漏氣,影響滅菌效果,并可能在運行中噴出高溫蒸汽。
- 腔室與排水口:確保滅菌腔室內無異物,排水過濾器(籃)清潔無堵塞。堵塞的排水口會導致排氣不暢,影響滅菌程序,甚至引發壓力異常。
- 水位:確認水位在安全范圍內。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避免使用自來水,以防止水垢積累,影響加熱效率和設備壽命。
2、正確裝載物品:
- 嚴禁超載:物品應松散、有序放置,留有足夠空間讓蒸汽自由循環。過度堆疊會形成“冷點”,導致滅菌不完整。
- 禁止滅菌危險物品:
- 不耐高溫高壓的物品:如普通塑料制品、橡膠制品(除非明確標明可高壓)、電子元件等。
- 油劑、粉劑、凡士林:這些物質導熱性差,蒸汽無法有效穿透,無法達到滅菌效果,且可能引發火災。
- 密閉容器:絕對禁止將全部密封的瓶子、試管等放入。內部壓力無法釋放,有爆炸風險。
- 腐蝕性化學品:可能損壞腔室或產生有害氣體。
- 液體滅菌特殊要求:
- 容器內液體量不超過容器體積的2/3。
- 瓶蓋不能擰緊!應使用透氣蓋、松蓋或用鋁箔、紗布等松松覆蓋,確保壓力平衡。
- 使用專用的“液體”滅菌程序(該程序通常包含慢速排氣/自然冷卻步驟)。
二、 操作過程中的安全要點
1、個人防護(PPE):
- 操作時必須佩戴耐熱手套、護目鏡(或面罩)和實驗服。高溫蒸汽一旦泄漏或物品取出時濺出,極易造成嚴重燙傷,尤其是面部和眼睛。
2、程序選擇與啟動:
- 根據物品類型(器械、液體、織物、廢物等)選擇正確的預設程序。錯誤的程序(如用“快速”程序滅菌液體)可能導致事故。
- 確認門已全部關閉并鎖緊。現代設備有安全聯鎖裝置,門未關好無法啟動。
三、 操作后最危險的環節:開門與取物
這是事故高發階段,必須極度謹慎!
1、壓力未歸零,絕對禁止開門!
- 這是最核心、最致命的安全規則。滅菌程序結束后,壓力表必須全部回到零(或設備明確指示“可開門”)才能嘗試開門。
- 強行開門會導致高溫高壓蒸汽瞬間噴出,造成嚴重燙傷,甚至引發爆炸。
2、液體滅菌后必須“冷靜”:
- 即使壓力已歸零,剛滅菌完的液體溫度仍非常高(接近121°C)。
- 必須等待足夠時間讓液體自然冷卻(通常至少15-30分鐘,具體看設備和液體量),否則開門時壓力驟降會導致液體劇烈沸騰、噴濺(暴沸),造成嚴重燙傷。
- 切勿用冷水沖淋或強制冷卻滅菌鍋!
3、開門方式:
- 開門時,身體和面部不要正對門縫。應側身,緩慢打開門,讓殘余蒸汽從側面逸出。
4、取物安全:
- 取出物品時,仍需佩戴耐熱手套。
- 液體瓶身可能很燙,小心拿取,避免搖晃。
四、其他重要安全事項
- 定期維護:按說明書要求定期清潔、檢查和保養設備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專業校準和全面維護,包括壓力表、安全閥、溫度傳感器的校驗。
- 生物監測:定期(如每周或每月)使用生物指示劑(如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孢子條)進行滅菌效果驗證,這是確保滅菌可靠性的“金標準”。
- 應急處理:了解設備的緊急停機按鈕位置。如發生泄漏、異常聲響等,立即停止運行并聯系專業人員。
- 培訓與記錄:所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。建立使用和維護記錄,便于追溯和管理。
請將安全放在shou位,每一次操作都嚴格遵守規程,杜絕僥幸心理,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。